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是指企业围绕某一特定的产业或产品而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集聚成彼此联系、产品互补、规模不等但特色鲜明的企业网络。在我国,采用该成长模式较为典型的当属浙江温州和江苏苏南地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例如,浙江乐清的低压电器民营科技企业群落、江苏苏州的计算机设备企业群落等。一般来讲,民营高科技企业网络化成长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从而节约物流、沟通成本;二是以专业性市场为依托,便于产品分销;三是以专业分工为基础,以专业化产品为主业。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活力不仅来自企业内部的微观所有制结构,而且来自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增益的网络效应。面对国内外其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规模、品牌上的**优势,民营高科技企业单打*斗是难以取胜的。而众多民营高科技企业联手走向市场,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它既可以保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又能积少成多、聚微成着形成产品规模优势。网络的形成还可以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从而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整体生产技术与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交易成本的降低。 民营高科技企业网络化成长初期往往采用“原地膨胀”的方式,即当某类科技产业在特定区域初萌生机时,由于盈利示范效应,不断有新的民间资本进入,日益增多的同类科技企业陆续开业,逐渐形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网络。待其扩张受到市场规模、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外部客观条件限制时,民营高科技企业又会采用“异地孵化”的方式,即在一个不同的通常距离较远的地理空间孵化出与自身同质的新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网络。